祈年 发表于 2021-9-4 14:22:28

万法宗坛与三山滴血派

本帖最后由 祈年 于 2021-9-4 14:22 编辑

据《龙虎山志·天师世家》记载,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制授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 “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箓 ”。自此茅山之 “上清宗坛 ”、閤皂山之 “元始宗坛 ”、龙虎山之 “正一玄坛 ”归为一统,其他符箓法派亦陆续归入天师门下,促使了龙虎山 “万法宗坛 ”的产生。
据刘仲宇教授考证,目前最早关于“万法宗坛”的记录见于元代大学士虞集《门贴 ·万法宗坛门》:“绿章封奏通三景,绛节趋朝引万神 ”,刘先生根据其他线索推论,此万法宗坛位于大上清宫内,正是元代敕封 “正一教主 ”之后的产物。然据《龙虎山志》所载明代敕修大真人府之旧制:“私第之西为 ‘万法宗坛 ’,正殿5间,东西庑各3间。坛后 ‘真武庙 ’5间,东西庑各3间,殿后小屋9间。”
以此来看,至迟在明初万法宗坛便已建于大真人府内,而非大上清宫。按龙虎山上清宫与天师府为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两处道教建筑,大上清宫为天师修真祖庭,而天师府则为正一天师主持教务的衙门,除万法宗坛外,赞教厅、法箓局等设置体现了天师府内神权、政权重叠的权利格局,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清帝退位。


万法宗坛是天师主领 “三山符箓 ”的神权根本,《天坛玉格》是这一神权集中的指导手册,而 “三山滴血字派 ”则是这一种神权应用到道士身上的直接体现。对于 “三山滴血字派 ”的记录,清顺治十五年苏州抄本之《正一天坛玉格品目》中有记载,此为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三山滴血派记录,相传为南宋时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传萨守坚祖师的法脉传承,萨祖也就是第一代弟子,据抄者说明:“此乃虚靖真君授于萨祖师正派,凡有学道者奏名之初,当依此派循序而取一字于法 讳之中可也。”

后此 “三山滴血派 ”成为正一万法宗坛、神霄派及清微派宗坛传度弟子的法脉,后正一派道士皆奉此 “三山滴血派 ”为传承依据。据嗣法弟子钱韫华收藏的《神霄天坛玉格》记载三山法派(字辈)为: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韫,高弘鼎大罗。
武当愈兴振,福海起(启)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此二句施真人补)


李养正《新编白云观志》第8章《诸真宗派志》之 “天师张真人正乙派 ”字辈为: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冲汉通玄韫,高宏鼎大罗。三山扬妙法,四海涌洪波。


很明显,此几派同出一源。根据目前的田野调查所见,苏州、上海地区传承前者,龙虎山与台湾一些地区传承后者。据杨立志先生调查,“三山滴血派 ”极有可能源自元代武当山南岩宫张守清所开创的 “武当清微派 ”,根据杨先生对武当山金石资料的汇集分析,张守清一系的清微派存在 着十分明显的 “守、道、明、仁、德”的传承体系,由此不难解释为什么说法派中会出现 “武、当、愈、兴、振”的字样。


以此观之,正一天师极有可能继承并借用了武当清微字派,将他应用到了 “主领三山符箓 ”的体系改造中。


需要指出的是,“三山滴血字派 ”只用于传法奏职中,为法官授予,而对于那些并不授受法职的普通道士来说,他们往往在出家入道时就获得各自所在宫观或道派的 “道名 ”。就目前所知,北京三宫系统的清微派、茅山的上清派、苏州的穹窿山派以及龙虎山上清宫各派均秉承着这一做法。如清初来自苏州的施铁竹真人,道名道渊,法名金经;来自松江的娄三臣真人,道名近垣,法名科轸。


这从钱韫华收藏的《神霄天坛玉格》 “此二句施真人补 ”中可以窥见端倪。由此可见,道名是地域化、多样化、家族化的。由此,主领 “三山符箓 ”的天师通过在传法奏职的过程中,将 “三山滴血派 ”的法名与法职、法箓连缀的方法,有效地形成了一个以正一天师为中心的授受系统。

注:本文所使用的素材、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叙 发表于 2021-9-4 19:00:29

{:229:}
福生无量天尊

侠者 发表于 2021-9-4 19:18:29

福生无量天尊

慎言慎行 发表于 2021-9-4 21:47:28

福生无量天尊

回向正道 发表于 2021-9-5 11:35:16

福生无量天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4_318:}

月明海清初 发表于 2021-9-5 17:14:29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212:}

pwxueqi 发表于 2022-1-10 10:50:11

{:4_318:}

丙寅 发表于 2022-4-23 17:19:31

福生无量天尊

浪尘 发表于 2022-4-24 07:26:24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心随道生 发表于 2022-4-24 08:56:51

福生无量天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法宗坛与三山滴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