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龙 发表于 2022-3-21 07:46:09

玉枢至道第廿六

玉枢至道第廿六:无可忘者是玉枢至道,离我无以为道且离道而无以为我

《玉枢宝经》曰: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

玉枢至道第二十六讲继续看忘而不忘、忘无可忘以及无可忘者即是至道等含义。《胎息经》指出:心不动念,不去不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定观经》指出:不以一法,而心常住。所谓无心之心,即是真心。

《开辟经》指出:忘念两不生,调息于其慧。动静两忘机,炼神常住世。以上诸经之言,皆是忘而不忘之旨。而无心之心,因心运心,虽无有心,还因心有,至道至微。

《七论要诀》指出:忘五官之用,适内外之机,忘中不忘,自然而然,不动中间,默默守聚。杳冥之际,恍惚之中,当成一片,只在脐肾之间,十二时中,用功不断。出卯入酉,夺天地之大数,而妙用得矣。

《内丹三要论》指出:径寸之质,以混三才。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以有心守之,终莫之有。以无心求之,愈见其无。当存之以诚,听之以心也。也就是为何继忘而不忘而言忘无可忘之旨。

大众学习玉枢至道,当体天尊之大慈,能与道为一并无可忘者。道即我而忘其道之在于我,我即道而并忘我之合于道。天尊既言与道为一即是真忘,而又言无可忘者即是至道。也就是说,离我无以为道,离道而无以为我。

道无可忘,则既知止者仍不忘其止,既知谨者仍不忘其谨,既知微者仍不忘其微,然后泰定安至,圣智全至,慧光生至。简单地说,心纯乎道,与道合真,甚至分不清谁是道谁是我,所谓道即我、我即道,彼此两忘而已。

这种状态,便与庄周梦蝶一般早已分不清彼此,处于无忘可忘之中,所谓至道之旨。而这段经文在行法和内炼时的状态,非一言一句所能描述,大众若遇明师不妨探究一二自然能体天尊至道之妙。

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清静经》指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至虚无体。浩劫之始,隐而无象,溟溟涬涬,辽廓无光,混沌而已。一阳初动于中,便生奇偶,分阴分阳,生育天地,清炁上而为天,浊炁下而为地。

天地既判,万物居其中。阴炁出地,而复上升于天,阳炁从天,而复下降于地,阴阳往来,循环不已。也就是说,大则天地,小则微尘,无一物不是大道之化育。也就是说,天地本是大道所生,天地生化莫不归于大道。

天地本是大道所生之一物,故而道在天地。那么,为何天地不知呢?天地本是大道所生,因天地与道为一而取法于道,故而此处不知即是天地与道两忘而已。《道德经》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若反身求之,我身即天地。也就是说,此处天地亦指我身。就身体而言,上至顶门泥丸,下至足底涌泉,五脏六腑,双目万神,均是大道化育。天地之道,显象于日月。日月之道,显象于阴阳。阴阳之道,显象于消长。

消阳长阴,凡夫之道,待至阳尽阴纯而成鬼。消阴长阳,圣人之道,待至阴尽阳纯而成仙。现在修道者,很多人不知真阳,也不知真阴。若知真阴,则真阳也能自知。不遇真师,枉用猜疑,即道在天地,天地不知。

大众,修道若能穷身中天、地、人三才之妙窍,一身内外阴阳真消息,如不得旨,一见诸书之异名,必无定见,执诸旁门,无能辨理。既不能穷理,则心不明。心既不明,则不能见性。既不能见性,如何知命呢?

紫阳真人指出:钩锁连环,相续不断,道无终始,流转无穷。惟人最灵,以心契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道在万物,万物不知。故得道者,身即天地,天即地,地即天,天即道。道而天地,天地即身,身即心,心即神。

那么,何为有情?何为无情?《清静经》指出:大道无情。故而,很多人以为这里的无情是指大道,有情是指修道者。也就是前面所言的站在大道角度分析和站在我身角度分析。我身,即是天地。限于水平,仅供参考。

雷府玄晨 发表于 2022-3-21 14:28:07

{:4_322:}

刘成龙 发表于 2022-3-21 18:28:46

雷府玄晨 发表于 2022-3-21 14:28


太乙救苦天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枢至道第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