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白玉蟾祖师已经否定过斗姆这种形象。
补充内容 (2022-7-7 00:13):
下文接‘’关于斗姆2‘’ 福生无量天尊,感谢科普 受教了 致敬原作者 道教流传千古的完整传承道统都在朝真礼斗中不奉现在的“斗姆”。但,会请斗母、斗父,原因在于生大帝与七元者必有父母也。
混沌之初,天地始分。浮黎元始乃先天大道,以纯阳之炁合先天大道太元圣母纯阴之炁而化生万天,生万灵。元始又一气化三清,而传三洞妙道。
其中,太元圣母分一炁,化生太灵圣母,又号东华慈救天医大圣,又号先天道姥。乃先天大道太元之炁而成,故为先天。
而天地乃阴阳融合才生万物,太灵元君得三清之中元始玄黄,又才九州之灵元化生大帝与九皇,故而中华又称九州,乃至今日天罡步法亦不离九州九宫,万罡之祖的三步九迹也暗合其中妙诀也!
而后,太灵元君泰山度玉女,骊山度老母,入斗府运雷霆,故而又号九天雷祖大帝。常坐獬麟,放九色宝光,居天宝楼阁,九皇各献莲花,莲花围绕楼阁。
以上乃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传承而来的大帝与北斗七元之来历,以及先天道姥元君的真实出现。而后,道教与佛教的“摩利支天”融合,而产生八臂多面之相,而后道教加入了白猪舆车之相,而佛教之人不懂其中奥妙,便也一直将白猪舆车之相流传到现在,其实此乃道教埋下的破妄伏笔。所以,佛教之人解释不了为何白猪舆车。
正统传承的道教虽然不供奉佛教形式的“斗姆”,但却奉请真正的“先天道姥元君”。乃是号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曰中天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是也,而非八臂多面,白猪舆车之“姆”也!
道教的斗姆信仰自宋朝才开始有的,而在南宋才真正的开始广大,佛教从唐朝就开始混淆和串改道教的“道姥元君”。先从原本“纯中文”的密咒开始更改,《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不用梵咒,而是“天灵接运 愿保长生 太玄真一 守护身形 五脏神君 各保安宁 ”咒,佛教则将礼斗作为秘法,隐秘的进行,并将摩利攴天菩萨给予道教的神位,进行崇拜。而且本卷之后还注明所用咒语为:一行子斗姥心咒。但是咒语实际是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佛说摩利攴天经》中所述。而《佛说摩利攴天经》中并无礼斗成分。而僧一行和不空三藏为同门受业,精通天文,很有可能是僧一行率先将摩利攴天与斗姆的礼斗信仰联系在一起。
而后,更是将佛教与道教的法本融合,而形成一些道教科仪,内容却诸多佛教和尚、词汇等,首当其冲的就是《先天大梵礼斗科》,又称《先天斗姆告斗玄科》。
根据《先天斗姆摩利攴天祈祷奏告大梵雷书》载:“昔西方古塔寺僧名教化,禀性正直,敬老怜贫,德行昭著。忽一日,有贫女叩其门,衣服褴褛,身体臭秽,大众皆恶之,逐出。唯有教化怜其冻馁。每供一衣一饭,贫女辞曰:‘摩利攴天雷祖斗姆我也,尔有善缘,吾有咒法。是故化凡授汝,若有一切急难,念动吾名及梵音咒。吾即随声救护,使冤魔恶兽,悉皆降服。待加工用意,随念随成,远离诸苦,汝当志心奉行吾教。’付以梵书,倏忽不见。教化得之,奉行唯勤,厥后用之,其法大显,祈晴祷雨,降伏魔怪,其应如响。寿至二(阙)八十。教化传之阿伽利,阿伽利传之铁牛圣者,圣者传之一行禅师,一行禅师传之三藏比丘大师,大师传之白紫清真人,真人传懒牛和尚,懒牛之后未闻其传矣!至宋高宗南渡之时,夜半忽闻车辙之声,震动天地。君臣相视大惊,但见空中光芒烛天。光中车辇上有一神,四头八臂,托日月,持弓矢,执降魔铃杵针索,缨络庄严,雷光缭绕下,有七大金猪御辇云云。”
《先天斗姆告斗玄科》以及娄近垣《梵音斗科》中亦有此说,列阿伽利大法师、铁牛圣者、一行禅师、三藏比丘、懒牛和尚等。不空三藏法师译有《佛说摩利攴天经》,不空三藏于开元八年到长安与僧一行当有重合。但是不空三藏至开元十二年才开始翻译经书。咒语不说是不空三藏所传,而说是一行禅师所传,也出于依托名人的做法。而阿伽利大法师、铁牛圣者、一行禅师、三藏比丘、懒牛和尚、不空三藏等。应是金刚乘摩利攴天秘法修持的宗师。而非修持斗母法之宗师。列入师派则是摩利攴天法门混入斗母法后,形成斗姆法之印记。
因斗科在道教极其重要,心怀鬼胎之辈自然就会在重要部位,生死关诀下手。从唐代就开始了串改道教。唐代有太乙火府之法,十分流行。又有《太乙火府告斗元科》,屡屡应验,而后被人盯上,修改内容而创造出今日一些不如法的斗科。更将化生自太元纯阴太白之精气的道姥改成西域印度出生,其心可见。
这里要说明《吕祖全集》诞生很晚,同时,很多人借助吕祖在唐时期,不愿侵害友教之行径而造谣中伤吕祖信佛,以及借助其口气而造书。其实,同样,道教也影响了佛教的密宗以及禅宗,只是今天的人知道的太少而已!
作者:于子申道长
写於:不敢居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图片】 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补上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