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教自古以来首重师承。龙门律宗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中云:“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师者如父,长养慧命,故道教弟子应恭敬对待师父,当敬师、畏师、不违师教。
“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三洞众戒文》曰:“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由此可见“师”的重要性。道教玄门拜师传统历史悠久,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起,已有五千多年。说到拜师收徒,其繁琐和慎重程度,非道教莫属。说其繁琐,在于道教师父收徒必经诸多程序,焚香奏表、诵经礼忏;另有弟子宣读拜师帖子表明入道修行之决心,而师父亦需奏表书符,让入门弟子起誓、焚香,跪拜三清道祖以感恩道祖慈悲、得闻正法,跪拜历代宗亲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师父以承法脉使道门昌隆。 道教信奉长生成仙之术,并以“遣神使鬼”之符箓道术为其最大的特征,攻于丹道、显于医学。因而,道教也是一种神秘的宗教。道教门派众多,各门派皆有道术传承,多师徒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因而道教师父收徒必定审慎,须量才授术,且“宁可道术不传,不愿所授非人。” 正因为如此,道教师父收徒,必定「以其品德为重,如此方能厚德载物,方能驾驭道术」。至于行善积德之类,原本就是弟子自己的事情,不必赘言。
道教的师父,多以弘扬道法为首要,无论丹道修炼还是法术传承,皆是传道。所以:若得品行端正、拥有慧根的弟子,实乃门派之幸事,也是道教之幸事。因而,向这些弟子费心传授道法,是天经地义的。否则,「道法不传则难以了道,而若遇可传之人而不传,是为私心,则离道而背德,也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