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2|回复: 1

[弘道] 道教,积善修身外化于行,慈心下气内化于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2 2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袅袅度清曲 于 2020-7-12 21:06 编辑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天文、地理、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道教历史表明,古老的道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道教文化根植于中国民众生活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道教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到道德文化、和谐文化、养生文化、慈善文化、生态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蕴含着诸多人文关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道德文化与人文关怀

道教的道德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劝善文化,是道教对人类社会道德思想的一种教化与引导,也是道教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首先,是对“尊道贵德”的倡导。尊道,是对“道”的一种尊崇。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为它的基本信仰。《老子想尔注》称:“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道书中又称:“道一炁化三清。”从而确立了“道”的崇高地位。

《道德经》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皆由道所化生。道生万物,不自恃以为功,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完全自然无为。

道教强调“尊道”,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唯道是从”。凡符合道的事就是善的,凡违背道的事皆是恶的。道是善恶的分界线。对于“尊道”的倡导,有利于众生行善,有利于社会向善。贵德,是一种对德的推崇,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道经称:“道之在我者为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道教以得道为“德”,即修道有成,与道一体,长生久视。道教的“贵德”思想,要求学道者清静无为、淡泊名利,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老子《道德经》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这就把“道”和“德”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想“尊道”必须“贵德”,强调了“德”的重要地位。这种“尊道贵德”的思想理念,对于提升社会道德和培育个人品德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是对“行善积德”的规劝。所谓“行善”,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行善积德”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是一个人善心、德行的外在表现。同时,“行善积德”也是对个人“修行”的倡导,是一种“个人”行为的“自律”。

行善积德,就是通过自身的善功德行,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的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比如说,人的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会产生弊病,造成无尽的痛苦。只有用善心、德行来消解,清净功业才能得以显现。

道教认为,“行善积德”可以转祸为福。《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感应篇》告诫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有吉庆。”行善积德能够改变命运,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如道教所倡导的“十善”:爱惜物命,与人为善,护持正法,劝人向善,救人危急,公益济世,仁义诚信,成人之美,敬重尊长,惩恶扬善。



                                     二、和谐文化与人文关怀

道教的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静心文化,是道教对人类社会心灵的一种净化与提升,也是道教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想和追求。

首先,是对“人自身和谐”的倡导。所谓“自身和谐”,是指人内心的一种和谐,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健康、阴阳平衡。道教是崇尚和谐的宗教,注重养生修行,追求机体内部的和谐。身体各脏腑之间以及身心之间要和谐,各种营养元素、能量要均匀、协调分配。道教修炼注重自身的和谐,进而达到健康长寿。

其次,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倡导。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道教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度人经》讲:“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即人与人之间都是亲兄弟、亲姐妹,彼此之间没有压迫、没有欺骗、没有嫉妒、没有仇恨、没有偷盗、没有邪淫,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生活快乐,家庭幸福。

道教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在人际关系上,道教还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基础。所谓“诚”,就是要求诚恳待人,不嫉妒、不中伤、不欺骗,不背后议论人之长短,不口是心非,不作伪证。所谓“信”,就是说话办事讲信用,承诺的必定做到,借人的必定偿还,损坏他人的必定赔偿,不贪小便宜。

道教特别强调“口语诚实”。道经称:“司阴之神在人口左,人有阴祸,司阴白之于天,天则考人魂魄;司杀之神在人口右,人有恶言,司杀白之于司命,司命记之,罪满则杀。二神监杀,口惟向人求非,安可不慎。”道教要求,人人都要讲诚守信,这样社会就会太平,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相处。

再次,是对“人与社会和谐”的倡导。道教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要求人人遵守社会规范。道教戒律中,有许多内容强调遵守社会规范,要求人们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度人经》提出“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疑”等行善规戒。不杀不害,就是要爱惜生命,不伤害生命。不嫉不妒,就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于别人的成就要感到高兴,不应该有嫉妒之心。

不淫不盗,就是要在人际关系中遵守社会公德,切忌有邪淫之心,更不允许偷窃别人的东西。不贪不欲,就是要淡泊名利,不生贪欲之心,要追求清静淡泊的人生理想,抛弃不正当的私欲。不憎不疑,就是不要厌恶和猜疑别人。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一些社会公德,是人们必须遵守奉行的,对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是十分有益的。



                                        三、养生文化与人文关怀
道教的养生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文化,是道教对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的一种尊重与爱护,也是道教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是对“重生贵命”的倡导。道教是重视生命和尊重生命的宗教,所谓“仙道贵生”。学道修仙始终是道教徒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要想长生必须先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通过修炼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与道和真”的境界。

道教认为:人之生命与“道”紧密相联,相辅相成。所谓“生道合一”,才能“长生久视”。《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这就是说,人的生命要想长存于世,就必须要有道,要与道共生。

道教认为万物皆有道性,人人都有道性,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修炼而达到长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道教徒始终把“贵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所以道教珍惜生命、崇拜生命,既重视个体的生命,又重视群体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

其次,是对“养生重在修心”思想的强调。道经中说“大道至简”。修心之道,应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怒、少好、少恶。养生的人要明白事理,对于名利,要做到可有可无,顺其自然。善于养生的人,把自己的心性、行为、作息、劳逸等都放在一定的尺度上来,使其符合天地阴阳运行之道。

身心太和,心性至善,内外百病不生,灾害也不会滋生,这样就进入了养生的殿堂。只有修得好心性,方能养好身体。道教养生,是道学与医学的结合,道学与医学同根同源,相互依养,共同维系着中华医道养生文化,造福于万代而不朽,是中华文明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再次,是对“积善修身”的规劝。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修德能长寿、行善有福报的观点。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强调:“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从身心关系上,着重指出了人的道德素养对于身体的作用。《赤松子中诫经》说:“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赐福,助之增延寿考。”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积极向善、乐善好施、行善积德,那么其精神生活肯定是充实的,也必然是健康快乐的。马丹阳在龙门山重阳会上对大众说:“日常的修为,上不得欺瞒天地,要勤谨修持,寸阴珍惜,虚日莫度。长要心定,行住坐卧都是行道。”又说:“薄滋味,所以养气;去嗔怒,所以养性;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守清静,所以养道。”



                                      四、慈善文化与人文关怀

道教的慈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爱心文化,是道教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关爱,也是道教服务社会的功德善举。

首先,是对“慈心于物”的倡导。慈心于物,是道教关爱众生的一种慈善文化,是道教的普世文化。道经称,大道可以“济度天人”。济度就是慈悲万物、普济天下,具有明显的慈悲济世思想。《三天内解经》称:“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这种“使民慈心于众生”的思想,洋溢着积极入世的情怀。这种主动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慈爱之心善待万物之举,正是道教关爱社会的一种爱心之举。

道教主张慈悲济世,慈心于万物,倡导人间“慈爱”精神,以“慈爱”为人类社会至上之真情。《感应篇》提出:“慈者,万善之根本。心若不慈,善何以立。”明确指出了“慈”与“善”的关系。《太平经》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即蠕动的小生命都有知觉,皆不能轻易杀伤。从宇宙伦理的角度来看,人类凭借自己的强权,残杀众生,显然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天道的。这种劝人行“善道”的思想,对于倡导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是对“济世利人”的规劝。济世利人,是道教关爱他人的一种慈善文化,是道教的爱心文化。道教认为,财物乃天地中和之气,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占有,应当行仁好施,周穷救急,赐饥者以食、寒者以衣。《太平经》称:“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这就是说,天地是公正、仁慈的,天地赐民众之财物,使其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财物应该是民众所共有,并非少数人所独占,若是积聚过多财物,就是违背天意。

当然,对于那些通过合法手段和自己劳动所得而致富的,还是应该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对于聚财过多者,也不应该独自占有,要“行仁好施,周穷救急”,多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关于“济世利人”,道教提出明确要求,如要“敬老怜贫”“救人急难”等。要求人们要做到“惜衣食周道路之饥寒”,并且“点夜灯以照行人,造河船以济人渡”,还要“修数百里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乃至舍药材、施茶水等种种善功德行。这种“济世利人”的思想,是道教对人类社会的关爱,在当今社会值得广泛提倡。


                                        五、生态文化与人文关怀

道教的生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环保文化,是道教对社会人类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也是道教化解全球生态危机的宝贵资源。

首先,是对“天人合一”的倡导。道经说:“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讲的就是一种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理念。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太平经》说:“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又说:“天、地、人、万物,本共治一事,善则俱乐,凶则俱苦,故同忧也。”这就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

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万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如果没有自然万物与人和谐共生,人类也不可能独立存在下去。道教主张关心爱护万物生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要求人类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安排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其次,是对“道法自然”的规劝。《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是“自然无为”的,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就是一种主张天、地、人三者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无不遵从一定的自然法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也无力违背,否则,就会导致灾难,形成生态危机。

人类社会,凡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必须“守道而行”,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最有智慧的生物。人类就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责任。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教认为,人要想在其安身立命的天地间得到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然后人类才能长久安宁。面对当代社会的环境遭到破坏和生态危机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使人类文明失去了道德和智慧的指引”。

人性危机所释放出来的贪欲,直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与破坏。这就需要到道教文化中去寻找生态伦理,运用道教的生态智慧来化解全球生态危机,共同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表于 2022-4-7 14: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无量天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首页|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官方微店|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GMT+8, 2024-11-30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