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岳真形之图起源颇早,据记载,“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汉武帝,帝视其巾器中有小书,乞瞻览。母曰:‘此五岳真形图也,乃三天太上所出,岂汝所宜佩乎?’帝乞不已,与之,藏柏梁台”。
此外在《汉武帝内传》里面也有记载,称“五岳真形图”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最早测绘的山岳地图。
1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有人认为,五岳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山岳、以及对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虽然五岳不是中国最高的山,但由于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访,留下遗迹,大大增添了五岳之名声。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这里的五岳并没有列出具体山名。东汉的郑玄对《周礼》的注释说:“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
2
五岳的形图,各有特点,彼此形象表明什么,历来说法不一。
有的说,五岳图是表示五岳形状的,东岳泰山形体庞大,如巨人端坐,老态龙钟,肃穆威严,因有“泰山如人坐”之说;西岳华山形体陡峭奇险,壁立如削,因有“华山如壁立”之说,南岳衡山形体如鸟翼,光泽秀美,腾空而飞,因有“衡山如鸟飞”之说;北岳恒山,高峻谷深,飞岭纵横,如猿攀跃,因有“恒山如猿行”之说;中岳嵩山形体如人卧,外观奇伟,内含奥妙,因有“嵩山如人卧”之说。
也有人说,五岳真形图是代表“五行”演化而来的五个方位和五种物化。
东岳图表示“木”,西岳图表示“金”,南岳图表示“火”,北岳图表示“水”,中岳图表示“土”,木、金、火、水、土,大地上“五行”俱全,况且古代“五行”说对五岳观念的产生稳定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还有人说,五岳真形图是“四象”和土神的形象表示。东岳图绘的是青龙,西岳图绘的是白虎,南岳图绘的是朱雀,北岳图绘的是玄武(龟蛇),中岳图绘的是庙内住土神。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但究意是什么,有待行家研究。
这幅图,或者说其中的符号,是目前我国道教文化研究重要文献和道教经典集合《道藏》中,仍然流传于世的古人作品。
因为这五个符号,不仅见于书目抄绘,更见于诸器,如饰物(日常穿戴用具)、鼎器(礼器)、砚台(文房用具)、石碑(用途不明)等等中,历经近两千年,长久不衰,故没有被滚滚历史所湮没。
3
《五岳真形图》,是道教真形灵图中的重要部分。
东晋葛洪祖师在《抱朴子·遐览》篇就曾有过描述:“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这时的五岳真形图,主要作用是护身保命之用,“能辟兵凶逆,人欲害之者,皆还反受其殃”。
五岳真形图主要使用者是山中修行的道士:“道士欲求长生,持此书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悉皆隐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横恶不起祯祥永集云。故此图不独用为佩轴,家居裱成画图,安奉亦可……”。
东晋末年,上清派的《汉武帝内传》则进一步介绍了五岳真形图的神奇妙用,称“因山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垅长,周旋委蛇,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画形秘于玄台,而出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成为神真的信物,传道的神物。
4
从作用来看,这时期的五岳真形图可以“家有蓄图者,善神守护其家,众邪恶鬼、灾患疾病,皆自消灭也。
《抱扑子》:“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其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
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悉皆隐遁,不敢加害。
五岳真形图,太极八卦玉符
中国人喜玉,和田玉质地温润、文化浓重;体如凝脂,温润细腻。千百年来,于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惊艳着岁月。君子如玉,温润而泽,几千年来人们对玉的追寻从未停止,现代人对玉也有着特殊感情。和田玉作为玉石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经过几千年的见证与考验。爱玉者数不胜数,但好玉可遇不可求。
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埋藏地下几千年或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
道教的用玉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玉的崇拜和信仰,如晋干宝《搜神记》说杨伯雍在终南山种下一豆石子,数年后玉子生石上,后又在玉田中得白璧五双。晋朝道教代表人物葛洪甚至说“玉脂芝,生于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玉膏流出,万年以上,则凝而成芝,有似鸟兽之形,色无常彩,率多似山玄水苍玉也,亦鲜明如水精”(《抱朴子?内篇?仙药》)。
道家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为阳物之精,有生命,能通灵,玉有祥瑞之征,能远祸近福,除慝辟邪。这种信仰来源非常古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大宗玉器都具有沟通人神,祈求神抵保佑的作用。商周时代的玉琮、玉圭等也仍具有同样的性质。“汉代以后,道教中便用玉圭作为法物,制造了有道教意义的图纹玉圭”(夏鼐《汉代的玉器》,这显然是对传统圭、琮巫术作用的继承。《周礼?春官?典瑞》:“琰圭(顶端呈锐角形的圭)以易行,以除慝”(琰圭能保障人出行平安,除邪避难),道教利用琰圭的特点按教义需要对纹饰略加改制而成为各式的法物,其间的沿革线索十分清楚。此外,专用于行法修持的法卯、法器,具有避邪驱鬼作用的玉符、玉辟邪、玉天马、玉螭虎等在汉魏盛行,也都反映出当时人对玉辟邪功能的重视。
和田玉也分为不少的种类,其中碧玉是一个分支,其独特的内部碧绿是名字的由来,和田碧玉凝重清新,雅意盎然,资深藏友认为,和田碧玉相较于和田白玉而言,由于玉石在形成过程中加入了多种杂质元素而产生了绿色的颜色,一扫羊脂白玉色泽上的的单调,展示出清新独特的一面。
和田碧玉的颜色呈菠菜绿,光下不透,细看里面有自然形成的条纹,里面有黑点、精光内敛、拿在手中盘摸一会,会感到有油的质感。而颜色非常碧绿,光下看很通透、有条纹、有色差。
用和田碧玉制成的五岳真形图玉符,经由高功法师敕符洒净,开光加持,能量满满,使用者可护身辟邪,消灾解厄。
五岳真形图,雷击枣木法牌
雷劈木,又名雷击木,雷惊木,顾名思义,就是被雷劈过的树,一般选择使用桃木、枣木居多,其中又以枣木为上。
雷劈枣木,又称“辟邪木”,是道家最为重要的法器制作材料之一。万法归宗一书,将其列为制作法器的第一圣木。相传雷击的枣木具备神灵之气运,从古至今就有驱邪除恶、迎福入身、排除万难、带来祥瑞和幸运之传说,所以历来古人都将此物视为贵重之物珍藏。
在古人眼里,雷电具有极大的能量,传说是雷公电母所击出的强大罡气,它所劈中的物体,自身属性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故而真的雷击枣木材是可遇不可求。《景佑六壬神定经》下卷《释造式第三十》载:玄女曰:造式之法,以枫子为天。枫子者,枫树之别株。自生大枝傍,远望与母齐,近视高下异也。又以枣心为地,以象天地阴之象。枫者,众木之精。枣者,群木之使。物之灵者,莫过于此。
《注雷公杀律》云:“式局有三,木之道,以霹雳枣木为上,檀木为中,以柿木为下。”雷击枣木是天地阴阳之电结合交泰之精华。通过雷击,使雷电之能量集聚在枣木中,在道教的道法修炼中,将雷击枣木做成各种法器,以作为辅助道法的工具,从古到今都受到学法者的相传。
道士行法常借用法器,凡是威力宏大的法术科仪,几乎都离不开雷劈枣木制作的法印、法剑、令牌、天蓬尺等法器。不管是科仪法事,还是自我修炼,抑或是降妖除魔、辟邪护身,雷击枣木都是不可缺少的利器。
一个雷击枣木从取木到制作祭炼只要按照传统的方法做好后,威力巨大,万法归宗记载修炼某些高层法术必须要有雷击枣木制作的法器配合才能修成,很多道教书中也有记载,可见雷击枣木法器在修法中的地位。
雷击枣木法器,得到就是有缘。以随身法牌的形式呈现与诸位,法牌其上刻有五岳真形图,威力更大,对一些出门老是磕磕碰碰、睡觉梦魇、阴邪附体、魂不在位、或冲撞灵煞等等情况的人群,有着不可思议之妙效。持此者灾障不干,驱邪辅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