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文化中的皈依》作者:于子申
古时候,皈依传度受箓是一体的,是登堂入室成为道士的象征。尤其是受箓,是成为道士的凭证,拥有行法的资格,也是上升的阶梯,是对于修行到某一阶段的认可。初入门时,授箓予以的是候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先候补再直接赋予“闲职”。而候补帖则直接缴化,例如候补“北极驱邪院中台正治仙官知察访录奏事”。内容十分复杂和丰富,因此更添加了一些庄严肃穆、神圣认真的氛围。
古时,道教皈依就意味着入玄门而当道士,是认真的修行。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这种模式极大的阻碍了道教的发展壮大,一部分人是想要有一个信仰的归处,并不想要那么多的束缚和学习负担,并不想做道士,只想做居士、做信士。逐渐的,皈依、传度、授箓便分开为之,皈依则是皈依“道经师”,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传度也成为了道士与居士的分界线,传度后则拥有了道士身份,需要遵守更多的规矩,也需要受到师门的制约,同时增加了学习内容。授箓则单纯成为了修行上上升到阶梯。但是,皈依,也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乏味,在道教之中,皈依也是非常具有神圣感的。
皈依,“皈”是特殊用字,最早见于山东与河南使用。常用于“下对上”、“卑对尊”、“矮对高”,例如大臣给皇帝写奏折“某处刁民匐伏天威,愿皈天子之阶,永为下臣”等等,早期并不完全单指宗教活动的皈依仪式。因此,“皈”有依附、向往、投靠和合理明白的意思。道教中的皈依不仅仅是上奏一道疏文即可那么简单,需要认真的张榜、扬幡(或流苏,部分地区使用盆报)等等都是必须进行的,虽然没有五雷大书、三官龙书却单独有个“命辰颁牒”。是关请居士所属地支命垣给兵照护,并不从祖师和师门处给兵拨将。没有“分环破券”却也有“金环盟约”,只是较传度更为少些内容。
皈依也有诸多奏表,例如三清疏文,传奏给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但都统一奏入一宫。再奏雷霆泰玄都省,是道教天师之宫,登名为册。再奏三官府署,标名为籍,与传度不同,死后先过三官再过十王。再奏十王宫,令知晓改册换籍。还奏东岳,与阳府登册,由司命掌书,不予命判受理。再奏斗府,祈照命延生度厄。最后奏与堂府、师处,负责监察和造册,焚化盟约,并“横梁颁牒”,“甘枝霖宝”。这一套仪式当中还有忏科、璇玑禹转等等,一般紧急情况下一天也能做完,不着急的话一般都是三天。
《长安三万里》当中,我们看到李白皈依道教获得道士身份时是有多么的难。对于考验,这是必须要坚持的,这样才能保证门生的认真、法脉的清澈。但对于亲近、喜欢道教的人也不能拒之门外。皈依、传度、授箓全部单独出来,也是有利于发展的,有利于传承的。但,我们依旧要牢记“皈”这个字的含义:“合理明白的回归”。
作者:于子申道长
版权原创声明:本文为于子申原创文章,首发於个人朋友圈及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微信公众号、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微信公众号和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论坛、官微。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与作者并禁止商用。若强侵冒占,恶意修改文章、洗稿,或商业商用行为,作者将保留相关追究权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