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文化不同于佛教(古印度文化)、耶教(西方文化)和回教(阿拉伯文化),唯有道教不是由外国传来的,是我国中华文明滋养而衍生出的本土文化。
道教奉老子为道祖,老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辩证哲学思想的先河。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在公元十四世纪时传入了欧洲,对欧洲文化和思想也有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的刊印量在当时仅此于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
道教同时也承袭了中国古代社会巫术和求仙方术,是土生土长的本民族宗教。
长久作用于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如火药的发明和中医药理论的形成都与道教有关)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那么道文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道教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
道教主张人类应学习好处世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忧天、存有敬畏之心,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有人认为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独立自存的自由性)、平常、和谐与循环。”
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
这些思想理论曾在我国汉朝初期用于治国的思想,使广大国民得以从暴秦的苛政与楚汉战争的战乱后得以休养生息,奠定了西汉社会得以发展和强盛的基础。
道家所倡导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
老子对孔子讲:
“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伴。功名存于心,创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创烦恼之情增”。
这就是老子对人规范的行为准则,孔子对老子的所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老子在论述人情世故中也有精辟之道,值的借鉴。
老子说:
“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论和谐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
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易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
老子的这些观点,对当今人与之间的交往有绝对的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借鉴。
道教思想的主张符合人们热爱和平,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
它对人类要求的行为规范,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学习道教的教理教义来平和人们心态,指导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怎样融合于社会,不争权夺利,自强不息的建设美好家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的思想对稳定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