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6-14 1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霍童山做为中国宗教圣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朝(第五世纪),尤其在中唐它被敕封为天下第一洞天,名列五岳之前。个中原因,不仅有单纯的宗教背景,还有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唐以来当地佛教势力后来居上,明中叶著名道观鹤林宫毁于山洪,霍童山做为道教名山的历史逐渐被人遗忘。
一、霍童洞天
位于闽东宁德八都的霍童镇是一个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的古朴小城。城内除了部分土木结构的旧民居和一些近年新建的砖楼,真正的古建筑只有一座清代的文昌阁。庙里的神像及饰物基本上也是新添置的,唯有一块唐代天宝年间御敕的“霍童洞天”残碑。此碑据说是明嘉靖年间被山洪冲毁的霍童山鹤林宫的遗物。霍童山有一个“霍林洞天”。这就是说,在道教的观念中它是一个自然环境合适修养身体的地方。据考证,“洞天”二字最早出现于东晋道教“上清经”系的文献中。在这里,“洞”不一定指山洞,它的主要含义是“通”;“天”也指“自然”、天然环境。换而言之,这是一个可以“通于天”的修真境界。做为“洞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基本上都有一个有别于人间的世外桃源。把霍童山当作“洞天”起源于何时尚不清楚,但最迟到晋代,霍童山已是道教重要的修养地。唐初宫廷大道士司马承贞(647 -735)在排列天下“十大洞天”和“三十六小洞天”时,霍童山已名列“三十六小洞天”榜首,甚至居于五岳泰山、衡山、华山、常(恒)山、嵩山之前。司马承贞在《天地宫府图》一书中说:“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长溪是宁德地区在唐代的建置,而“霍童山”在唐天宝以前原名“霍桐山”。《太平寰宇记》记载,霍桐山“列仙霍童游处。天宝六载(747)敕改为‘霍童山’,亦曰‘游仙山’”。该如何理解宁德霍童曾是“天下第一洞天”这样一个事实?为甚么唐代人将这个地方看得那么重要?在中国历史上,闽东这一山脉到底有过何种特殊功能,扮演过何等重要角色?本文试图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第一洞天_闽东宁德霍童山初考_施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