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好久没写文章了,因为发现自己的理解很浅薄,害怕遭人笑,可能有些离经叛道之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嘛,今天想起来于道长写的学道五要素,勇气,那就写吧,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求道者歌其真心吧。
圣人,吾不曾得见,然吾可见圣人之书,说的是活着的圣人我是见不着了,但是他们生前留下了书籍,我可以通过书籍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就好像亲眼见到圣人一样。
我没见过老道爷们,心中想着,老道爷们是啥样的呢?直到后来抄法本的时候,看到了法本里面的“闲话”,好像时光胶囊一样打开。内容是关于咒枣的,其中要变元命真人,为了便于后学弟子理解,老道爷专门在旁边用毛笔插了图,脸没有五官整个被墨涂黑,可能是让后学弟子存想自己的容貌吧,画的活灵活现,边上一行小字写着,(大意是)“找某村某道士画的这幅画,酬谢鸡子五个”(也就是五个鸡蛋)
还有一本最后一页上写着,(大意是)民国四年,斗柄回寅,朔日,二日完工,这本书的原本因为墨色淡了,所以在某年卖出,辗转了几年,又在某年回到了手里,所以又抄了一份,边干农活边抄,灯昏桌窄,字不端正,后学里如果有高人,不要笑话我。当年天旱,地里收成只有四成,当时袁大总统所管,京城无主,很乱,到处棒客抢人,知事领官兵捉拿,抢打许多。
我抄完之后,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我拿圆珠笔抄写,还分好几天抄,已经是字无筋骨,手指酸麻,字不成字,老道爷在边干农活边抄书,如此动荡的时局下,只是两夜就抄完了整本书,而且字体工整,笔力不减一分,心想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一本上,最后一页写着,(大意是)(这本书是我)原封不动抄写下来的,你能改动一字(意思是发现了一个错字)我赔给你半两银子。
还有一本上最后老道爷专门叮嘱“此符甚是繁琐,需利市银元半两,方才下笔。”
今天刷抖音,看见了一个视频,是一个老道爷叮嘱他徒弟的,结合着我曾看到的“闲话”分享给各位。部分生辟字我加了注解。
全文如下:
今日得一法本,开卷览阅,见扉页有抄书老先生墨迹:“此法本切勿失漏….”。
不禁感慨老先生后人未守遗训有负所望,又翻几页,看到老先生嘱咐其徒之言:
“吾忖思你,浴江,年轻不谙,汝不知世情,犹如虫蚁一般之说。余思想,你要享之时,似如车翰林之心,念你十三岁跳龙门。谁知你到于今,一闻不歟(1表感叹,2表反问疑问),余,日思想,夜思量,因何明白?吾年七十有三,病缠七八载,渐渐憔悴,你若不早觉回头登岸,如烂船过江一般。若不就水整干田,难望天色高悬,倘落好事来了,十事不知一字,怕你忖痛心前。吾觉年八九零一春,恐碍两脚一伸,洛伢儿(小孩诶)~你到那时.叫我不应.喊我不做声.到那旹(时 的古体字),你莫怪天尊.你就空哭一场~
我今劝你早早回头登岸.精学一贯之道.以免失了前程.你倘若精问吾翁,有何不衣钵相传?倘若我隐瞒一宗,又不传,上有黄天监察,下有祖师通灵。余将心传你,想要尔胜我,方方显应,处处通灵,予在阴灵中,更为呵护你也。
民国辛巳年四月廿日住笔停,自忖染着冤缠病,用尽干方药不灵,树老枯枝人老死,更加沉重雪霜淋,齿牙坠落,鬓似霜,予年八九病相侵,前年传汝黄庭叶,趁此告发奋图精,愧汝年轻二十七岁,不知世上,不知心,若我死时,你就哭吧,沙内淘金何处寻?想你当初……………”。
看完心中顿感五味杂陈,这位道士前辈年逾古稀仍以缠病之躯为徒抄书,对其徒可谓是用心良苦,其徒之怠学可见一斑,实在是有愧于师恩。
世人求道如饥鹰搏兔,而高墙难越;有辈承泽似涸鲋得泉,竟坐视枯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