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致敬原作}
壹 ]当修的功夫到位了,接下来就是行的问题。不过,说实在的,即使我们周围有很多修行人,但大多数仅停留在嘴上,而真正身体力行地修行的人其实不多。<span] 其实,很多人在靠嘴巴修行。靠嘴巴修行有一点好处,就是能讲出一些道听途说的修行感悟,对某些正遭遇瓶颈的迷眛之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比如,引用一段马云这样的成功人士所讲的话,可能对那些处于事业迷茫期的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嘴上的修行功夫也有可取之处,只是终归不是修行。 ]所谓的感悟,是经历过某些事情之后的心得及深层次思考所得,有些事若未曾经历就谈不上感悟,所以,如若尚未修到一定的层次便大谈修真之要,还是有待商榷的。<span] 修与行是相辅相成的,行是根本,修是方法。行需要勇气和魄力,修需要智慧和眼界。因此,行的过程离不开修,修的结果必求诸于行。只行不修则易进入死胡同、遭遇瓶颈,而只修不行则有纸上谈兵之嫌。当然,修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显得很重要;行是挑战自我的过程,决定修行的结果。修行日久就会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坎,战胜了自我才能有所突破。 贰 ]修的方法有很多,但多须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是借助古之大成者所用之方法作为自己修行的参考,特别是修真方面,这些就是理论支持,才不会误入歧途。从平素修行看,从古圣先贤、高道大德的言行语录中体悟修行之法,并身体力行,即可走上正道、修行才能日益精进。以人为镜者,多指将身边的人作为修行的参考以自察。看到别人身上有优点,则看看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优点,若尚未具备,则立刻学习;若看到别人身上尚有缺点和不足,就看看自身是否有类似的缺点和不足,以完善自身。<span] 通常情况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不假。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修行如何,我们也会感召跟我们类似的朋友。这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发现从小到大,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很多变化,这跟我们自身的修行层次有关,只有那些层次差不多的人才能形成一个圈子。因此,修行越久则身边的圈子质量也会不断提高。比如,刚开始修行的人一般没有缘分遇到得到高人,因为气场不同。而且,就算拜师皈依,也未必能一下子学道师父真传,不是师父不愿意传,而是机缘未到,即气场尚未调整到适当的层次。 ]学道的阶段,多多益善;而为道的阶段则不然,尽量做到无为。而我当初所犯的过错就是胸有宏愿、一心道济天下、普度众生,因此总显得有好高骛远之嫌。试想,像我这种尚且无法做到衣食无忧的初修者又如何能道济天下呢?<span] 一切都需要时间。所以,经历了很多口舌是非、别人鄙夷和嘲笑、家人的不理解、师兄弟的反目之后,我才开始静下心来正视修行这回事,也才发现自己口口声声所谓的修行,只是嘴上功夫,连门都没进去。 ]修行过程中,发愿是必要,是标明修行的决心,所发的愿也是对自己的警醒。然而,不能光发愿而不付诸行动,那就沦为嘴上功夫,反而招来祸端,百害而无一利。发愿容易,而践行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刚开始修行尚有热度,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容易放弃,所以,我曾见过信誓旦旦一心向道的人,过不了多久就沦为俗人,照样与人争名夺利、计较得失,看不到一丝一毫修行过的痕迹。这是很可悲的。<span] 其实修行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与过去的自己有个了断,让生命重新焕发光彩。修行不是让自己在别人心中树立高大的形象,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让自己尽早明白生命的意义。然后,在修好自己的同时,若能影响身边的人拥有正念、正信,则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不过,千万不可将自己的信仰强加给人,逢人就讲,否则会让人感觉很另类,引来异样的眼光。而真正的修行人和光同尘,不标新立异,不鹤立鸡群,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或许,这才是修行人该有的模样。 总而言之,修行不易,但重在坚持。摒弃修行的嘴上功夫,而是脚踏实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者不推诿,不能者不妄为,如此才能不断精进。真诚、真实地做人,就是俗世中最好的修行。慈悲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