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0|回复: 5

[弘道] 道教戒律漫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5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各门各派、各宗各教都有自己的规矩,对道教而言,这个规矩就是戒律了。



所谓戒,是解、界、止的意思。《洞玄灵宝玄门大义》说: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防止诸恶。其实戒就是禁止的意思,道士归真的首要。



天真皇人说: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所以戒就是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



所谓律是禁止道士某些不当行为的法规,是道士犯戒后惩罚的手段,内容是根据戒条而订立的,所以道士除了遵守戒条外,还必须熟悉律文规则。



有戒就必须授。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初期道教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借鉴儒家名教纲常的一些观念和佛教戒律的某些规定而制定“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十戒中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谤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



《老君想尔戒》为早期天师道戒,《说十戒》和《思微定志经十戒》为上清、灵宝派的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新天师道的戒律。



南宋道教全真派兴起,随之道教中出现了“传戒”制度,究其宗源,道教全真先其传法,依之古制,口口相传,六耳不谈道,旨在于法不传于匪人,目的是神仙修持,所以重阳祖师向七真传法,口传心授,要义是积功累德、丹法修持、清静清修、长生久视之术,以及作为一位全真道士守持规范禁忌的具体要求。



比如《重阳立教十五论》,《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七真之首马丹阳真人《丹阳真人直言》,即是邱祖时亦则有《长春真人规榜》,《长春真人寄西州同道书》,《长春真人垂训文》,但至邱长春祖师全真戒规,亦为传存衣钵时口口相传,单枝相接的形式。



正如《太上律派源流》所说:“自昔五祖心传,说尽虚无妙旨;七真演教,备言清静玄宗。”龙门第一代传戒律师赵道坚因辅佐邱祖在白云观率众有功,“于大元至元庚辰十七年(1280)正月望日授初真戒;如法行持,传授中极;妙德无漏,遂传心印天仙大戒。修持凡有三十年,功圆行满。” 经由如此较长时序的磨练,可见修持全真戒律确是不易。



元明之际,戒律之外又出现清规。戒律为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惩处条例。《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所收《全真清规》与清代北京白云观所订清规,均按道士所犯过失的轻重,分别处以跪香、催单(劝离)、革出(逐出)、杖革(杖责逐出)以及火化(处死)等。

全真戒律公开授受,起自第七代传戒律师王常月在教界的公开广泛传授,王常月撰《初真戒律》,与《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堂大戒”。凡从他受此三戒之道士,须经百天戒期。他于顺治乙末(1655)秋到京都,于丙申(1656)三月望日于白云观中传戒,三登戒坛,授弟子千余人,遂使全真传戒制度闻名大江南北。由清以降直至建国前,白云观中已传戒达十四次至二十一代陈明霖律师。全国各地接法传戒者,又有四川成都二仙庵和东北沈阳太清宫等,均曾设坛开期,遂使全真戒法传布四海,绵延至今。



可见,全真道传授戒法,从金元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以来,清顺治全真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又创全真丛林,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弘扬律宗,重振全真道风,成道教中兴之祖,说明“传戒”本是道教向教徒宣说戒规律条的一种方式,是道教全真派设坛举办的这种大型传授戒律的科仪活动。



根据全真派的传统,举办传戒的道观首先须是十方丛林宫观的形式。“十方”意指四方、四隅、天上、地下;“丛林”原指树木生长茂密旺盛的森林,比喻人才济济之处。“十方丛林”宫观在此即指管理规范,清规戒律已成为固有制度,就传统而言这种全真宫观就应该是全真道士进修培训的场所。



因此是有资格和实力举办大型宗教活动的道教宫观场所,这是十方有缘均可挂单常住的地方。“十方”丛林宫观的常住道士都是各地参访云集来往的人员,所以宫观在一开始即以制度管理,为“传戒”形成习惯,打下了规范基础。



丛林宫观按道教全真派仪范,都应该设常住执事(即各方面的负责人),监院以下概括为“三都五主十八头”,也有根据常住(有时代指全真道士,有时代指全真宫观)不同情况专设执事名称的。



“三都”:即都管、都讲、都厨;“五主”:即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十八头”:即库头、庄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等。这其中客、寮、库、账、经、典(点)、堂、号,称做“八大执事”,这在全国各常住宫观都是一样的。



过去举办传戒活动最多的道场是北京白云观。观中至今存有可供考证的珍贵的,只有传戒方丈接法才提供的史料“法统”。考其源流,白云观传戒律师从元朝第一代赵道坚大律师开始至今已历二十二代,可以称之为最有资格举办传戒大法会的名观。其它各地曾举办传戒大法会的宫观至今可考或传说者有:成都二仙庵、沈阳太清宫、南阳玄

传戒的道观戒期安排和物资准备。就当代而言,传戒首先即应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登记相关手续,并拟准备传戒中所需的一应物资,其中包括经、钵、简、服饰、等等。报批获准和传戒所需要物资筹备俱全,即可向十方道众发出开坛传戒的信息。



古来“开坛演戒,挂号转单,各处稍异,或有上元,或有中元、或有下元,总依三元”节日为佳,但亦可选择其它黄道吉日开坛。传戒日期长短,古时“传戒或九年、或三年、或一年半载不等。



”而四川“成都二仙庵,自光绪癸末(1883)有慧安宋老律师,至京都白云观云溪高老律师坛下拜受三坛大戒,接法回川,于戌子岁(1888)开坛演戒,每期一年,连开五次”。可见戒期长短亦不必拘泥,重在目的和效果,可因时因势而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中国道教协会的领导下,1988年11月中国道协四届二次理事会议作出了恢复全真传戒的决议,成立了传戒仪典筹备小组。



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89年11月至12月2日(即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五)在全真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了隆重传戒受戒仪典(按传统规定应为100天,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务与劳动自养,缩短为20天)。这是解放后首次传戒,是道教宗教活动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国各地名山宫观举荐来白云观受戒的全真道士共75人,其中乾道约占60%,坤道占40%,年纪最大为75岁,最小的21岁,绝大多数是中青年道士。这次传戒律师是受过天仙大戒的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王理仙,协助律师传戒的八大师是:证盟大师许至有,监戒大师江诚霖,保举大师黄宗阳,演礼大师张信益,纠仪大师李宗智,提科大师阎宗隆,登录大师曹理义,引请大师陈宗耀。在这次传戒盛典中,进行了迎师礼、演礼、考偈、审戒、诵皇经、礼斗忏、学习戒条、传授衣钵、发戒牒、普表谢神、做铁罐施食道场,以及讲授《太上感应篇》、《丘祖垂训文》、教理教义、修持方法、重要经典等。



1995年11月1日至21日在四川成都青城山常道观(天师洞)、上清宫举办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全真派的第二次传戒受戒活动。全国各名山宫观的求戒弟子逾四百人。年龄最大的121岁(老道长赵永川),最小的21岁。此次传戒的方丈大律师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二十三代傅宗天(即傅圆天)大律师。其余大师有:证盟大师谢宗信、保举大师吴理冲、监戒大师曹祥贞、登录师江至霖、韩壬泉、演礼大师田诚启、纠仪大师周至清、引请大师黄至安、提科大师吴元真、总理大师黄信阳


传戒期间科仪内容安排。现在一般为:扬幡、张榜、开坛、取水、荡秽、迎师、请圣、祝将、演礼、考偈、审戒、诵经礼忏、上大表、说戒、传授衣钵、发放戒牒、晋表谢神、大回向、落幡送圣等仪式。



这其中主要应予说明的是以下诸项:



1、扬幡:祖师诞辰、庙会节日、传统的重要喜庆日子、大型的法会都有此内容,传戒活动开始配合有隆重的《扬幡科仪》,其目的在誓告天地神明,宫观即将开坛传戒请求善加护持;



2、张榜:即如社会上的布告文告性质类同,在道教则是榜示某月某日某名山道观开坛传戒,主持戒坛的方丈传戒律师为何人,开坛传戒的意义何在等等。



3、荡秽:这是大型科仪开始初即要做的内容,请神水为坛场洒净,以科仪祝告神明,请得十方神圣临坛护佑;



4、迎师:设坛宫观全体道众和赴坛戒子以隆重的科仪形式迎请方丈大师临坛主持传戒活动;



5、演礼:是由演礼大师为主,为众戒子演示规矩礼仪,以及戒坛发给戒子的各种法器戒物、冠服履袜规范的使用和收执方式;



6、审戒:是由大师临坛,与众戒子面对面  按仪规设盟发誓,当堂询问逐项戒规条款,众戒子能否持守?戒子如表现得决心不坚定、左右徬徨,即不能通过此项考核而被淘汰,不能继续留在戒坛参加传戒科仪活动;



7、考偈:如现代学校的文化考试,由戒坛预设考题,主要是文采学问的考核,但通过该项程序中文辞语意,诗词文章,方丈和众大师还可以从中了解戒子的禀性和志向,以为道教人才的后续培养提供情况。“考偈”结束,即按“千字文”的排序,提出“天、地、玄、黄”前四名或前五名、六名不等戒子的名次;



8、说戒:传戒就是为戒子讲戒条说律法,本旨就是帮助戒子了解清规戒律的内容和奥妙,是学规矩的最好机会。实际上在传戒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说戒”,这都是按程序由方丈亲自临坛说法的内容。



9、过斋堂:戒期中不仅对戒子的言表举止有规范,就是安排戒子就餐也是要寻规蹈矩的,届时敲钟击板,在侍者的陪同下方丈率先踏着钟板的节奏跨入斋堂,众戒子庄严肃穆,先后有序地跟随方丈其后,鱼贯登堂入座。送饭布菜均有程式,索汤加饭都有礼节。现代仅将其作为一种知识演示给戒子认识了解,古时当此场合稍有差错,被纠仪大师发现,即会被处罚,发牌最轻亦要香。



戒期中禁忌亦多,“忌戊”即是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道教认为:凡六戊日烧香诵经,建斋设醮,关申天曹者,丧体减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宥之门。若平人非接法箓者,罪又减三等。惟道家戊日烧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并无解释之门。可不慎之!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



念修行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且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末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



戒子经历《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恭听方丈大师传戒讲经说法后,戒子的身份地位就起了变化,方丈大师更因此即变化为“人天法主”。



从传统上说“人天法主”可以代天说法,称号由方丈大师而尊称为“方丈大律师”;而“三坛大戒”后的戒子,依据《初真戒·入戒要规》规定: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中极戒者称妙德师;初真戒者称妙行师;同戒晚辈者称同衣;上座称先师。全真戒坛实际上就是全真道士学戒律、学知识、学科仪、学文化的特殊课堂。



经过授戒的全真道士,不仅是获得了《戒牒》,拥有了从事宗教活动的相应神权,他们更应该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全真道士。



这对每一个受戒教徒无疑能提高素质,更有利于他们的进步发展,从道教的角度理解,则对按道教传统准则要求他们的言表举止,产生规范的效果。由此对道教全真派整体起到引导适应、整合规范,树立形像和展示风貌都有积极的作用。
清和

0

主题

142

回帖

2040

积分

太上正一盟威仙官

Rank: 3

积分
2040
发表于 2020-8-5 1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无量天尊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8: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无量天尊
清和

17

主题

1937

回帖

1万

积分

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仙卿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071

尊道崇玄勋章代号“楚人美”特别小组谨心勋章

发表于 2020-8-8 15: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_318:}
人莫心高 , 自有生辰造化
命由天定 , 何须巧用机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615

回帖

1703

积分

太上正一盟威仙官

Rank: 3

积分
1703
发表于 2020-8-8 17:5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无量天尊
发表于 2021-5-14 09:3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生无量天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首页|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官方微店|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GMT+8, 2024-11-30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