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枢至道第廿四:心不驰形不劳则精全炁足,神不拔则丹结不出户而道得
《玉枢宝经》曰: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
玉枢至道第二十四讲继续分析为慧光生、圣智全、泰定安的关系。能知止,则志有定向而心不妄动,故能得其所安。《西升经》指出:身者,神之舍。神者,身之主业。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
《清静经》指出:常能遣其欲,则心自静。心既自静,神即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常心不殆,常道不败。常心不在,常道不泰。神不扰者心不疲。动静以敬,心火自定。故而称泰定安。也就是说,能知微则九炁之光现,能知谨则万灵之圣全,能知止则三元之神安。
《老子注》指出:静者,气反而通惟,有活活泼泼一团太和元炁,灵性存于中,如婴儿在腹。真阴真阳,听他循环于虚无之中。八万四千三百六十五宫六府,无不通彻。忘绝则智全。捡情摄念,养神悟妄,归真观空,践行尝习,静明不为魔动,心我两忘,神炁自满。即泰定安则圣智全。
学道者,无和于天,而性光同月。虚合于气,而命蒂同日。日月环抱而为太极,此人之无中有。道凝虚中之象,命尽而性存光华,烛于周身,辉于内外,当成一片,虚灵而入于无极,此有中无。
性命归于虚中,精神合于灵动,与阴阳合体,与四时合序,杳杳冥冥若空谷。空谷之后,灵光朗耀,虚内生白。气营则智恬,其照神明,则无幽不彻。灵智不昧,万法出生。惟心与天合,方能开人心之迷。
《真诰》指出:镜以照面,智以焰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大洞经注》指出:虚则生明,无微不烛。空则通灵,自无窒碍。这便是圣智全而慧光生之意。最后再看慧光生而与道为一。
《度人经》指出: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惟道为身。炼虚者,以养神之虚合太虚之虚,而融洽其间。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大洞经》指出:洞源与洞明,万道由通生。入于真如,归于无为。
《开辟经》指出:虚极则明,明极则莹。虚明俱忘,粉碎虚空。如此可称慧光生则与道合一。泰定安则圣智全,刚健而后笃实。圣智全则慧光生,笃实后辉光。圣智全是道之纯一处,慧光生是道之昭著处。
与道为一,是道之浑融处。不归宿则有所眩惑。与道何以能纯一?不纯一则有所暗汶。与道何以能昭著?不昭著则有所窒碍。与道何以能浑融?惟虚而后实,惟实而后明,惟明而后浑,惟浑而后化。
《道德经》指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也就是泰定安之意。另外,复命曰常,即是圣智全之意。知常曰明。即是慧光生之意。大众,若有意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注解,进一步分析其含义。
后面的经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即有与道合一之意。白玉蟾祖师指出: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拔则丹结。然后灭性于虚,凝神于极,可谓不出户庭而妙道得也。
也就是说,性定即泰定安,精全则圣智全,丹结则慧光生。妙道得即与道为一。当然以上的理解仅仅是从道教典籍角度简要分析,仅供初学者参考。玉枢至道第二十五讲继续分析忘道。如欲下手,还望参访明师。 |
|